8月16日,中国中化所属先正達集團中國建设的西北春玉米研发中心正式落成启用。该中心占地面积335亩,配備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仪器、种子全自动生产线、表型数据高通量采集无人机等科研设備设施,将致力于西北中熟和中晚熟玉米区的种质创制,以及高产优质、多抗、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
“四站兩中心”助力選育玉米良種
为更好选育玉米良种,先正達集團中國旗下中种集团在全国布局“四站两中心”玉米商业化育种体系,即东华北春玉米、西南热带亚热带玉米、黄淮海夏玉米和西北春玉米四大育种站(研发中心),杨凌技术中心和三亚南繁中心两个科研基地,与分布在全国不同生态区的12个生物育种测试站、3个生物育种圃、400多个测试点一起,组成国内领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和测试体系与国际先进的生物技术平台。
有了“四站兩中心”的支撐,中種集團已申請自交系及雜交種新品種權保護共871個,獲得新品種保護授權380個,有70個玉米品種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5個生物育種品種過審。
我國西北春玉米種植區常年播種面積在6900萬畝左右,約占全國玉米總播種面積的12%。西北研發中心作爲玉米業務研發戰略“四站兩中心”布局的重要組成平台,將聚焦西北幹旱半幹旱區域玉米育種,輻射西北市場,爲西北地區玉米種植戶增收提供強有力支撐。
“五化”制种 促进增产增收
西北研發中心配套建有1.6萬畝玉米制種基地,由中種集團提供選育、播種、田間管理等一條龍技術服務,以“公司+訂單+基地”産業化模式運作,構建了完整的玉米制種産業鏈,促進農戶增産增收。
先正達集團中國致力于将该基地打造成为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五化”智慧示范基地。该基地采用卫星导航定位播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机械去雄、无人机飞防、机械化收获、果穗烘干等玉米种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确保作物生长全过程得到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智慧制种 践行农业新质生产力
制種精准化管理離不開諸多高科技設備和技術手段的應用。爲此,西北研發中心建設智慧種業管理平台,以智能化手段優化玉米種植。
智慧種業平台與可視化系統能夠實時展示基地生産狀況、環境監測數據、作物生長情況等數據,使農業生産實現精准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形成玉米生長管理模型。
後續,西北研發中心還將進一步部署“互聯網+農機作業”,實現農機數據信息與智慧種業平台的互聯共享,預計可使農機作業效率提高20%以上。在標准化生産模式下,西北研發中心制種産量預計可提高5%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