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相關評比中,《南通星辰化工生産過程精細化管理信息系統》項目喜獲2016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技部批准設立面向全國範圍的行業性科學技術獎項,是我國石化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省部級科技獎項之一。
項目由藍星(北京)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藍星公司管理信息部和南通星辰的聯合團隊共同完成。藍星(北京)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從2012年年底開始在南通星辰進行裝置工藝優化提升,通過脫瓶頸改造和工藝優化,實現了裝置産能提升、能耗物耗下降和産品質量改善。合理、高效地將工業化和信息化進行深度融合,保障裝置長周期穩定運行,發揮數據力量助力企業轉型升級。通過兩年半的努力,構建了可信的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建立了基于管理模型、業務模型和運維模型的化工過程精細化管理信息系統。
該系統集成了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實時數據庫、數據挖掘、模式識別、近紅外光譜分析、現場移動作業管理和商務智能等多項先進技術,從技術架構、數據架構和應用架構三個方面完成集成創新實踐,將國內自主研發的安全産品應用在DCS/PLC實時工控環境中,對提升國家在基礎設施領域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能力具有良好的示範作用;首次將近紅外光譜技術應用于環氧樹脂精制過程半成品質量離線分析,顯著提高半成品質量分析的精度、穩定性和時效性;研發了換熱器結垢狀態的預測模型和預警系統,減少非計劃停車;建立了連續型化工過程超限事件觸發和間歇型步驟限時評價機制,實現生産過程工藝指標符合度實時計算和班級量化考核。
成果鑒定委員會認爲南通星辰生産過程精細化管理信息系統總體技術在化工新材料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中近紅外環氧樹脂精制過程半成品質量離線分析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該系統于2015年開始應用于南通星辰雙酚A、PBT和環氧樹脂裝置生産過程管理,取得顯著經濟收益,生産過程中能耗物耗顯著下降、産品生産周期降低、裝置産能得到極大釋放、裝置非計劃停車次數明顯減少,爲南通星辰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該系統還在藍星公司所屬企業的有機矽、聚醚多元醇、聚苯醚和氯丁橡膠等裝置上推廣應用,爲推動我國化工生産降本增效,提質增産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