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濟南裕興化工結合生産經營實際,注重發揮技術創新和精細化管理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兩個約束性指標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連續3年實現雙下降。經環保部門核查確認,2009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8年下降4.5%,比2007年下降30.5%,提前完成了“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任務;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08年下降2.8%,比2007年下降6.3%。
2009年裕興化工進一步發揮技術創新,持續對工藝進行改進,對兩套硫酸生産裝置工藝尾氣采用氨水吸收聯産亞硫酸铵法,既保證了廢氣達標排放,又回收了硫資源;對兩套鉻鹽轉窯尾氣在國內同行業率先采取電除塵技術,排放指標遠低于國家排放標准,收集的粉塵或返回生産工藝或供給玻璃瓶廠作著色劑進行綜合利用;對钛白轉窯尾氣、酸分解氣體采取電除霧等氣體淨化技術,解決了硫酸霧汙染;在生産中逐步采用清潔燃料天然氣取代重油和柴油,解決了冒黑煙問題。下半年,對20噸鍋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進行了完善,其中CO、CO2、SO2及氮氧化合物等廢氣的排放實現了全程監控,動態管理。在年度總量監測中,煙塵、粉塵全部達標排放,排放總量亦達到《責任書》中目標要求。
对另一项约束性指标化学需氧量(COD)的控制,公司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利用率。例如,在钛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除大部分车间用于循环使用外,其余部分打入污水车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钛白水洗的废水应用于转窑进行喷淋降温后再经沉降池回收,将原来的大回收改为每日每班进行小回收,这样小剂量的及时回收,不但使转窑收率提高了1%,钛白粉的成品质量还得到了提高,COD达到了85吨,全面实现了《责任书》中要求的2010年达到110.6吨的目标。且COD排放浓度为77 mg/L,远远低于120mg/L的排放标准。(任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