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中國中化召開2022年度工作會議,认真回顾、系统总结、客观评价2021年经营业绩和战略执行情况,全面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中国中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宁高宁,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凡荣,外部董事邓志雄、雷典武,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凯晨世贸中心主会场参加会议。公司总部其他关键岗位人员、二级单位关键岗位人员、各三级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海外企业高管人员等一千余人在144个视频分会场参加会议。李凡荣总经理代表公司党组和领导班子作中国中化年度生产经营工作报告。甯高甯董事長作總結講話。会议由中国中化董事、党组副书记李庆主持。中化蓝天、昊华科技、鲁西集团、先正达集团四家企业围绕科技創新、深化改革、业绩增长、协同发展作经验交流。
甯高甯董事長作總結講話
李凡榮總經理作2022年生産經營工作報告
四家企業在會上作經驗交流分享
會上,李凡榮作生産經營工作報告。在報告中,李凡榮對中國中化2021年各項工作進行系統總結,對2022年十一項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2021年是中國中化揚帆起航之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086億元,同比增長30%;利潤總額350億元,同比增長33%,淨利潤突破200億元,用實際行動向黨和國家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全體中化人以辛勤的汗水取得了良好的業績,爲建黨100周年獻上了厚禮。李凡榮表示,2021年公司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公司當前仍面臨著HSE形勢依然嚴峻、發展模式和方式需要進一步轉變等問題和挑戰,需要上下齊心協力、共同面對。同時,我們更要充分認識到兩化重組帶來的曆史性機遇和有利條件,進一步堅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李凡榮強調,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國中化完整運行、向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目標全面邁進的關鍵之年。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曆次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各項部署,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改革創新、艱苦奮鬥、夯實基礎、穩中求進,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甯高甯董事長在會上作重要總結講話,圍繞兩化重組意義、公司資産規模、資産結構、業務整合、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依法合規經營等35個關鍵點展開深入論述。他表示,兩化重組、中國中化的成立,在中國化工行業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行業未來發展將會産生巨大影響。中國中化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取得非常好的業績,令人鼓舞和振奮。每個中國中化人都應該充分認識到我們的職責、使命和擔當,上下同欲,齊心協力,把中國中化真正建設成爲一家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化工企業,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任務。
上下同欲、齊心協力
把中國中化真正建設成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
——甯高甯在中國中化2022年工作會上的總結講話節選
一、兩化重組意味著什麽
從企業層面來講,兩化重組是一次脫胎換骨。如此規模的企業合並,在中外企業發展史上並不多見。兩化合並後,新公司中國中化資産規模達到16000億元,員工人數22萬人,銷售額超過1萬億元。如果用前瞻性、系統性的眼光來審視,兩化重組、中國中化的成立,在中國化工行業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行業未來發展將會産生巨大影響。
目前,中國中化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化工企業,是中央企業裏唯一以綜合性化工爲主業的企業,更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化工企業。按照模擬排名口徑計算,中國中化在世界500強企業裏排名40位左右。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的重組合並,使得企業真正找到了戰略方向,向一個真正的綜合性化工企業方向發展。從世界競爭格局來看,對標國際大型化工企業,比如巴斯夫、拜耳和陶氏杜邦,兩化合並促使新公司中國中化能夠跻身全球龍頭化工企業群體。因此,兩化合並意義重大,是一個難得的起點,同時也是一次重要的行業地位和競爭力的升級。即使我們無法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所有可能性,但是中國中化的成立具有清晰明確的戰略起點和發展方向,每一個中國中化人都應該充分認識到我們的職責、使命和擔當。
二、資産規模代表著什麽
16000億的資産規模讓中國中化在化工行業位居首位,給公司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回旋余地和優化平台。對團隊來講,2021年超萬億元的銷售額鼓舞人心,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會。龐大的資産規模,不僅意味著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和管理難度。雖然在目前階段,我們的産業結構尚需進一步調整優化,但應該看到中國的經濟環境爲我們的業務發展提供了非常難得的機會。通過資産組合的優化,公司的資産質量一定會更好。
三、中國中化的資産結構代表著什麽
近年來,我們轉型、轉型,再轉型;調整、調整,再調整。當前,我們已非常明確,化工是我們的核心主業,投資也主要集中在綜合性化工領域,目前中國中化近80%的銷售收入來自于綜合性化工領域,公司戰略不斷聚焦和強化。化工行業兼具技術含量和市場需求,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的轉型還在持續進行中。
四、八大業務領域代表著什麽
在當下的經濟發展環境下,公司所處的行業大多處于增長軌道上。我們的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石油化工和環境科學等業務板塊,不僅處于較好的市場周期,還處于結構性的行業成長期。隨著我們不斷的技術升級、國際化運營以及隨之帶來的産業升級,企業發展將更有前景。
五、科學至上代表著什麽
我们说,没有科技不投资,没有技术不扩张,没有创新不再扩大规模,现在正是这一理念需要彻底实施的时机。当初,中化集团提出要转型为科技創新型企业,别人问我有什么优势条件?我说没有多少优势或条件,只有决心。今天,我们的精细化工产品更多了,还在继续向下游发展,未来要进一步走向消费化工。今天我们讲科学至上、创新创造,追求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有了更多优势。有的企业发展背后是人口规模驱动,对于中国中化来说,我们必须走科技驱动之路。中国中化旗下研究院所的科技力量,就是我们不竭的动力,我们要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六、國際化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國際化經營與管理面臨很大挑戰,但我們有信心、也有思想准備來做好這項工作。我們應該如何管理好國有股東控股的跨國公司?首先,要繼續保持國際化經營;其次,要使用股權多元化、上市以及其他市場化的方法,並按照全球規則來運營,最終實現國有資産的保值增值;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管理,提升國際化運營水平。同時,作爲全球經營的企業,我們要積極搭建中外溝通的橋梁,成爲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認識中國的窗口。
七、使命和戰略的有機統一
新公司的发展战略与国家、社会和国计民生的需要非常吻合,比如,我们承担了产业链链长、原创技术策源地等任务,这对企业自身来说也是实现业务发展的好机会。我们必须立足长远,在科技創新、产品创新上重点发力,在种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突破核心技术,抓住发展机遇,即便是投入多、研发周期长、费用高,我们也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八、2021年業績令人鼓舞
兩化合並後,新公司定位于綜合性化工産業,擁有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石油化工等主業,由于市場定位和發展戰略准確,並且抓住了2021年的市場機會,在新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取得了非常好的業績,令人鼓舞和振奮。
九、妥善處理風險
要繼續推進抓好這項工作,妥善處理企業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
十、公司發展最重要的永遠是持續向好的經營
目前,公司防範和化解風險的任務雖然艱巨,但也要認識到我們所面臨的機遇和有利條件。我們要增強信心,公司發展最重要的永遠是持續向好的經營,核心動力是業務的健康發展。
十一、下一步發展速度
企業停下來不發展肯定解決不了問題。我們要發展得更科學、更精准,平衡好投資、風險、現金流等的關系。
十二、面對困難的態度
所謂企業家,就是在有限的時間之內用有限的資源把企業的困難解決掉。一代人幹一代人的事。不管有什麽曆史遺留問題,管理好所持的資産就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任務,我們的態度就應該是面對挑戰、勇于擔當、尊重曆史、立足當下,在新的規則下以擔當精神把公司做好。
十三、整合協同
公司已研究並提出重點打造的10條優勢産業鏈和5條潛力産業鏈,在不同領域湧現出不少創新亮點,符合化工行業産業邏輯和技術邏輯,有待深入挖掘産業鏈上下遊協同潛質。我們必須用科學的、跟得上當前技術進步水平的思路來做好整合協同。
十四、業務整合
公司下一步的業務整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合並,而是對業務、人員、組織、研發等各方面的深度整合,帶來各自戰略任務的轉型,達到挖掘價值、實現價值的目的,最終每個相關公司都成爲産業內領軍企業。
下一步我們的管理模式,要從股權價值維度去思考國有企業集團的管理,能夠有效行使對各相關産業的管理力、影響力和控制力。當然,這種管理模式要求的管理方式需要我們繼續去探索。不論是産業鏈一體化,還是從組織到業務的深度整合,都要用産業和技術的邏輯來開展推進。
十五、管理思維和管理理念
近幾年,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和共同討論,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管理思維和理念,這些思維和理念在應用中行之有效,並不斷優化,基本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比如,在公司高層的管理模式方面,我們逐步形成了更加規範的做法。通過“三會”,即黨組會、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的權限界定、程序設置、溝通充分,使我們能夠牢牢把握兩個“一以貫之”,把堅持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這個運行機制現在是有效的、靈活的。我們應該繼續建設優化,保證既能各負其責,又能溝通協同,還能保證程序准確、規範科學。
十六、管理關系
我們正在探索如何設置公司的業務架構,以及如何處理好總部和下屬公司的管理關系。一線市場活動是活躍的、新鮮的、極具創造力的。集團總部應該思考,如何給一線創造足夠好的環境和條件,鼓勵而不是限制創新。當前,新公司成立時間不久,各方面融合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也因此帶來很多所謂審批的管理行爲。但我們必須認識到,生産、經營、銷售等一線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總部的任何角色和職能,如果不能給一線帶來良性影響,都是有問題的。歸根結底,企業是一個活躍的經濟體,總部的所作所爲就是爲了提高企業效率。
雖然公司具體的管理方法還需要不斷探索,戰略管控、股權管控還是運營管控等問題還需要研究解決。但總而言之,總部必須真正給一線賦能,讓他們感覺幹得開心、環境公平、總部支持、效率提升,讓他們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十七、市值管理
從國際上看,股東管理幾乎就意味著市值管理。市值不僅反映盈利水平、代表股東價值,也反映投資者對公司戰略、前景、團隊的評價,更代表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市值是一個結果,盡管有一定偶然性,但基本是公司做對了所有事情之後才能有好的市值。我們必須要建立起市值管理的概念,並以市值爲尺,進行行業對標。
十八、用資本市場的概念來管理公司
不管是在境內還是境外上市,資本市場的規則都讓企業管理更加規範。公司不僅要遵循數據准確性的要求,在經營、合規、分紅等方方面面的行爲,也都處于投資者、證監會和交易所的監督和關注之下。我們要把公司放到市場中,並結合國有企業的特點管理好,要尊重市場,只要市場管得了、管得好的東西,就要讓市場去評價、檢驗和管理。
十九、企業價值管理四要素
近兩年,我們不斷研究並提出了集“社會、客戶、股東、員工”于一體的四要素管理理念,這是一個體系,是大家群策群力得到的智慧和邏輯,大家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依然要以此爲遵循和指導。
二十、團隊建設和領導力
團隊是不是充滿了激情、熱情,是不是忠誠、有信仰、肯投入?管理團隊能不能把大家真正激發起來?公司的願景、使命、價值觀,和黨的理想、信念、宗旨是緊密相連的,我們要利用團隊學習等組織發展方法,讓公司朝氣蓬勃、思想統一、正向積極。
二十一、對標管理
近年來,我們啓動全面對標工作,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無對標、不預算;無對標、不評價。尤其是成爲主業清晰的綜合性化工企業之後,能對標、可對標的場景越來越多。所謂創建世界一流企業,依據的是什麽標准,是規模、盈利、戰略,還是創新?我們必須堅持對標,不能關起門來和自己比,要堅持收集對標資料,分析對標目標,不斷改善管理,最終成爲真正的世界一流企業。
二十二、協同創造價值
今天,先正達分享了MAP協同、安道麥與先正達協同這兩個案例。協同創造價值,化學工業的本質就是協同:上下遊的協同、縱向的協同、技術的協同、園區的協同等等。巴斯夫的一體化園區是協同典範,做好內部協同,會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創新能力。
二十三、6S管理體系
6S管理體系的本質是剔除非經營因素後對主業的客觀評價。今天我們必須看到,企業真正比拼的是什麽?市場份額?成本?歸根到底是以競爭力爲中心,來評價團隊到底做得怎麽樣。
二十四、線上中化
要加快線上中化、智慧中化的建設步伐。未來,中國的化工企業在做好技術進步的同時,數字化將可能是行業彎道超車的有效手段,對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
二十五、持續改革,無限接近市場
作爲中央企業,我們要建設市場化的、有國際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要持續改革,無限接近市場,持續提升競爭力,持續提升效率,包括決策效率、授權和激勵評價。
二十六、産業鏈
産業鏈是我們經營邏輯裏大家高度認可的事情。公司將重點打造10條優勢産業鏈和5條潛力産業鏈,順著這個思路,我們應該不斷挖掘下去,深化下去,這是我們的共識,也是大家共同的智慧。
二十七、産業園區
建設産業園區是很好的模式。園區內的産業鏈協同,將發揮極大的作用,目前中國中化也在致力于打造一體化産業園區,並初具雛形,我們要繼續做精做好。
二十八、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兩化合並後的重要任務。高質量發展最主要的是産品創新和技術升級,不是低水平重複建設。企業的每一筆投資,都要踐行高質量發展的理念。
二十九、海外企業中國戰略
海外企業的中國戰略是我們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安迪蘇是海外企業中國戰略的成功案例;埃肯的中國戰略已步入正軌,並取得成效;先正達的中國戰略已經開始。未來,在尊重國際化經營的同時,海外企業的中國戰略還應該更細地落實、更深地推進。
三十、HSE和雙碳
2021年,公司發布HSE領跑戰略與FORUS體系。我們要讓HSE基因植入企業發展和每一位員工的意識和行爲中,形成全員、全系統貫穿一體的共識。當前,安全、綠色、可持續發展已成爲全球發展的共識和趨勢,HSE領跑戰略與FORUS體系對于我們踐行國家“雙碳”目標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三十一、大監督體系
強化政治監督,全面加強黨對監督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大監督工作機制,持續提升監督治理效能,爲公司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監督保障,在積極支持業務發展的同時,對公司合規經營、規範管理、員工遵紀守法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要嚴管厚愛,做深做實。
三十二、不良資産
能否妥善處置不良資産,是一個公司降低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對處理不良資産的管理團隊,要多鼓勵、有獎勵。
三十三、依法合規經營
作爲國有企業,政治站位要高,自我要求和標准要高,不斷強化依法合規經營,夯實發展基礎,推動企業行穩致遠。
三十四、艱苦奮鬥
作爲一家産業型公司,我們需要真正的創業精神、實幹精神和奮鬥精神,這種要求非常重要和緊迫。對待企業的發展規模和質量,應該用系統、辯證、全局性的思維方式去看待,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
三十五、戰略和執行的關系
戰略和執行的關系,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對立的,而應該是“共同執行”,雙方要密切融合。遇見執行偏差,不能說“就是你執行沒搞好”,而應該是共同找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執行過程中,發現戰略有要修正的地方,執行團隊也要找到條件不具備的地方,或者提供更多的支持,這樣上下才是一體的、整體的。
最後,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討一家企業的成功必須具備哪些要素?我認爲,一是要有一個好的領導團隊;二是有一個好的戰略定位和市場方向;三是認識和思想要統一;四是強大的執行力,公司上下朝氣蓬勃、群情激昂、目標一致,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厲,齊心協力,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努力前進,用三年、五年、十年的時間,把中國中化真正建設成爲一家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化工企業,不辜負黨和人民寄予我們的厚望。
(根據錄音整理有刪節,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