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29日,爲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快推進中國中化駐江蘇企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深化央地合作,中國中化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凡榮一行赴江蘇調研公司部分駐蘇企業,看望慰問一線幹部職工,並拜會江蘇省及揚州市等主要領導。
圖爲先正達南通工廠
圖爲南京天華一期生産車間
圖爲中化植保園二期項目施工現場
圖爲南通星辰調度監控室
圖爲南京安迪蘇蛋氨酸裝置二期施工現場
圖爲李凡榮查看中化高纖芳綸産品
圖爲中化醫藥醫療器械産品庫
26日至29日,李凡榮一行先後深入揚農股份優嘉植保生産基地、南通星辰、先正達南通工廠、揚農集團下屬企業(揚農瑞祥、揚農錦湖、中化高纖)、南京安迪蘇、中化醫藥以及天華院南京工廠等企業的生産車間、科研中心、調度中心、辦公場所等地,詳細了解企業生産經營、項目建設、産品研發、規劃發展、安全環保、黨的建設等方面情況,深切關心一線員工生産生活、成長成才等問題,對各企業取得的業務發展、經營業績,特別是前段時間,南京、揚州等地出現疫情,幹部員工克服疫情帶來的各方面困難、員工無一人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給予肯定。
圖爲李凡榮聽取各企業工作彙報
在深入调研并听取各企业和江苏区域中心的工作汇报后,李凡荣要求系统内优秀单位开展互动交流,分享经验,对标先进,共同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并从党的建设、安全环保、科技創新、协同发展等方面对企业未来发展提出四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不斷提高黨建水平。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黨的全面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全過程各環節中。積極探索企業黨建工作新思路,打造具有特色的國際化發展模式。持續強化班子建設、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有計劃地建設人才梯隊,育好人才、用好人才、選好人才、輸出人才。
二是要紧抓安全环保不放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安全环保工作。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抓实抓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環保管理,进一步落实落细项目建设的各项预案和措施,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环保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要学好、用好新《安全生産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産主体责任,守好安全底线。切实做好国庆期间安全生産工作,确保安全生産形势持续平稳。
三是要突出科技引领,聚焦价值创造。要把科技創新作为企业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生命线。注重发挥产业优势,延长完善产业链,把短板补长、长板做优,助力公司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有效整合科技創新资源,完善科技創新体系,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碳排放和能效指标的约束作用,倒逼企业加快改革创新。
四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協同意識、大局意識和共贏意識。要站在中國中化的高度,充分考慮公司總體利益,利用好自身優勢,加強上下遊産業鏈的業務協同,發揮整體合力,謀劃企業未來發展。構建卓越運營管理體系,深化境外企業中國化戰略。中國中化江蘇區域中心工作開啓良好開端,未來要加強協調、統一信息。
李凡榮還聽取了中化化銷華東、中化石油銷售江蘇、中化化肥、中國金茂南京公司的工作彙報。
江蘇調研期間,28日,李凡榮一行在江蘇南京會見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政隆,雙方就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合作領域進行深入交流。
吳政隆對李凡榮一行表示歡迎,對中國中化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江蘇發展表示衷心感謝,並轉達省委書記婁勤儉的問候。吳政隆簡要介紹了江蘇省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化工産業等情況,並表示,化工産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産業和支柱産業,江蘇省將堅定不移推進化工産業安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高質量發展。中國中化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行業排頭兵。希望雙方把握好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共抓長江大保護、産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現代農業發展、安全發展等方面加強合作。
李凡榮對江蘇省委、省政府長期以來給予中國中化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中國中化致力于建設成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化工企業,不斷優化業務布局,與江蘇省優勢産業高度契合,合作潛力巨大。“十四五”期間,中國中化將繼續把江蘇省作爲産業布局重點區域,在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方面深化戰略合作,在項目建設、研發創新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爲江蘇省加快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央企貢獻,希望繼續得到江蘇省支持。
27日,李凡榮一行會見揚州市委書記張寶娟,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央地合作、推動揚州高質量發展深入交流。
張寶娟對李凡榮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向中國中化長期以來對揚州發展的支持表示感謝。她表示,中國中化與揚州以揚農集團結緣,建立了深厚友誼,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希望中國中化發揮産業優勢,深化合作層次,推動更多優質項目落戶揚州。
李凡榮向揚州市委、市政府對中國中化在揚企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並介紹了中國中化的發展情況。他表示,揚州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與中國中化保持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中國中化未來將繼續支持企業項目在揚發展,助力揚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中化副總經理陳德春以及有關職能部門、事業部、專業公司負責人參加調研和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