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2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爲受表彰的個人和集體代表頒獎。
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旗下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原院長、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俊賢榮獲“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稱號;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李嘉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全國優秀共産黨員——李俊賢
1928年出生
195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黨
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原院長、總工程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合成專家,是中國高性能燃料事業的創始人之一、聚氨酯工業奠基者之一。
“要搞就搞世界一流的”
李俊賢院士,1928年3月生于四川省眉山市,1950年畢業于四川樂山國立中央技藝專科學校(現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化學工程科,同年8月參加工作。1970年4月至1992年10月,在黎明化工研究院先後擔任院長兼總工、院總工程師。1995年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半個多世紀的科研生涯,李俊賢始終秉持一個理念——“要搞就搞世界一流的”!
李俊賢認爲,只有創新,才是科研工作者的靈魂。身爲科技工作者,李俊賢幾十年來養成了不斷創新的思維方式和工作習慣,始終將科研目標鎖定在國際先進水平,鎖定在滿足國家化工事業創新發展的需要。
他具有超前的敏銳性和洞察力,帶領團隊開創國內聚氨酯産業,打破壟斷,引領行業轉型。他提出了創新發展方向,主持組建反應注射成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累計取得50多項成果,多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形成一批從關鍵原料到制品生産的成套技術,廣泛應用于國計民生的多個領域。
國家的需要高于一切
李俊賢有著對黨忠誠、愛國報國的責任擔當。在李俊賢的心裏,祖國的需要是最高追求,爲國擔當是人生信條。
20世紀六十年代,在資料不足、經驗缺乏的情況下,他腳踏實地,在西北地區艱苦的環境中默默付出幾十年,從不談困難,從不想自己。受高原氣候影響,他長期喝的是燒不開的水,吃的是煮不爛的糧食,因此患上嚴重的胃病。而他卻說:“能爲國家爭口氣,我覺得值”。懷著“爲國家爭口氣”這樣樸素的信念,李俊賢在科學的道路上從未停止過自己的腳步。他的研究成果至今仍保持世界先進水平。
同事評價他說:“李俊賢院士的格局非常大。他講我們要解決國家的問題,關心國家的急需。”李俊賢帶領團隊做出了許多世界一流成果,但在成果申報署名上,他總是把自己的名字勾掉。“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功勞是大家的”,他說。
淡泊名利 甘做無名英雄
李俊贤淡泊名利、心怀高远,生活十分简朴,他的家被笑称为“旧家具博物館”。他看文章划重点用的“尺子”,是一张塑料“嘉宾证”。他有一辆自行车骑了50多年,从北京带到青海,又从青海带到洛阳。
生活中節儉的李俊賢,卻在培養人才和公益上不吝千金。2018年,他以一名普通共産黨員的身份,向黎明院捐贈300萬元,設立博士創新基金和困難幫扶基金,助推創新發展,幫扶離退休困難職工。他說,基金捐贈是爲了國家需要、技術發展需要、培養新一代的需要。
一位記者在采訪李俊賢時,問他如何評價自己的一生。他說:“我這一生爲國家做了一點點事,我是個合格的共産黨員。”
全國優秀共産黨員——李嘉
1969年出生
2000年加入中國共産黨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
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
一片丹心映黨旗
1990年大學畢業後,李嘉回到家鄉自貢,進入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昊晨光”)工作,這一幹就是三十多年。三十載芳華綻放,三十載砥砺前行,她曆經了中昊晨光從瀕臨倒閉到産業化發轫、發展、突破與跨越,用丹心鐵骨書寫了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2010年,李嘉擔任中昊晨光院院長,她始終牢記“兩個一以貫之”,強化黨建引領,推動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推動黨的建設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她的帶領下,中昊晨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科技成果産業化,從一個科研院所,鳳凰涅槃爲“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成爲上市公司——昊華化工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業,樹立了有機氟行業科技自立自強的標杆。
十八大以來,面對我國有機氟材料領域難題,李嘉組織成立以黨員專家領頭的課題攻關小組,以釘釘子精神攻克一個又一個行業難題,高端氟聚合物成功實現重大突破,滿足了重大工程及高端市場的迫切需求。
“十三五”期間,中昊晨光開展科研項目101項,其中承擔重大科技項目38項,8個新産品被列爲國家重點新産品名錄;實現工業總産值105.2億元,利稅10.6億元;先後獲批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創新中心、四川有機氟材料重點實驗室、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等多個國家和省部級研發平台。
夯基固本 提升基層組織力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作爲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她堅持把發揮支部戰鬥堡壘作用作爲凝聚發展合力的重要保障。積極推動在分廠、部門建立支部,幫助基層支部健全完善“三會一課”、談心談話、主題黨日、黨員評議等基層黨建制度體系,形成《黨建管理制度彙編》《黨支部規範化手冊》,確保基層支部機構齊全、組織到位、制度落實,持續推動黨支部標准化規範化建設。
李嘉堅持以示範引領爲抓手,持續提升基層組織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生産發展深度融合。開展支部“組織示範”、黨小組“安全示範”“創新示範”、優秀黨員“模範示範”等示範創建活動,創新推動安全環保黨支部黨建與HSE管理體系“一體化”試點建設。公司連續4年獲得上級黨委黨建責任制考核A級的優良成績,中昊晨光黨委被評爲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氟化三廠黨支部被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授予“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央企業第一批基層示範黨支部”稱號。
不忘初心 彰顯責任擔當
李嘉常说,“国有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也是人民的企业,承担社會責任责无旁贷”。2020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中昊晨光接到了研制生产口罩的紧急任务,李嘉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责任,带领党员突击队“逆”行而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生产任务。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将“春味”口罩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李嘉不敢有丝毫怠懈,连续数日坚守在研制和生产现场,与员工一同熬夜加班、吃泡面,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大战大考中彰显央企责任担当,打赢了这场应急口罩“保供战”。
李嘉十分重視推動産業實現安全、綠色升級。她組織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等離子裂解技術”,並成功應用于CDM項目,每年削減三氟甲烷相當于減排CO2溫室氣體1214萬噸,得到國家生態環境部高度肯定。
此外,李嘉大力推動中昊晨光所在地自貢市富順縣以中昊晨光爲依托打造省級經濟開發區,吸引30余家企業落戶發展;與富順縣富世鎮2戶貧困建檔戶結成幫扶“對子”,幫助他們先後摘掉貧困“帽子”;幫助富順縣聯合村修建公路,發展柑橘産業;積極向四川省困難職工幫扶基金會、自貢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捐贈資金等。
進入“十四五”,邁進新征程,李嘉帶領下的中昊晨光正搶抓“新基建”“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內循環經濟”等戰略機遇,積極踐行“科學至上,知行合一”理念,加快布局高性能氟材料研究和成果轉化新基地,著力打造百億綠色智慧工廠,爲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造有機氟材料自立自強樣板續寫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