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浩蕩,萬物競長。在“十四五”征程起航之際,3月4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正式拉開了2021年全國兩會的序幕,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齊聚首都北京,爲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常委、中化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甯高甯就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好種業翻身仗”的指示提出建議。
加強種業知識産權立法,激勵實質性創新,打好種業翻身仗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后,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种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而种子是农业芯片,是“藏粮于技”的核心载体。“打好种业翻身仗必须依靠科技創新,要增强科技創新动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势在必行,这是保障粮食安全、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先决条件。”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化集团董事长兼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围绕加强种业知识产权立法,激励实质性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提出建议。
甯高甯調研海南南繁科技城種業開發和産業導入情況
甯高甯在廣州南沙中化現代農業科學城調研期間,深入田間查看玉米生長情況
甯高甯表示,我國現行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遵循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公約較早版本,對原始創新保護力度有待加強,對跟隨仿制性、模仿修飾性育種限制不夠嚴格,再加上種業知識産權法律法規的執法打擊力度有待提升,部分地區、部分品種的種子市場中近似性品種泛濫,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市場主體的育種創新積極性。
宁高宁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激发我国种业科技創新动力,引导企业更多的科技投入。目前,国内种子企业的全部科技投入尚不足全球种子巨头一家企业的40%。知识产权保护短板也降低了我国种业的技术门槛,国内种子企业数量多达数千家。从全球来看,前十大种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而国内前十大种子企业市场占有率还不足20%。国内种子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的现状,又进一步限制了企业科技投入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對此,甯高甯建議,應加強種業知識産權立法,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保護制度,加大違法侵權懲戒力度,爲育種創新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強化種子行業原始創新意識,構建種業知識産權保護新生態,推動企業在種質資源、育種技術等方面的實質性創新,打好種業翻身仗。
先正達集團中國研發人員在進行玉米種子選育
具體來說,一是加快完善立法。結合國情,建議盡快修訂《種子法》和《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二是加大執法力度。建議主管部門牽頭建立跨部委聯合工作機制和專項工作組,在主管部門內部設立專門機構,落實統一的、貫通部省市縣的打擊種業知識産權違法侵權的聯合工作機制。鼓勵提供違法線索、加大違法侵權懲戒力度。三是加強普法宣傳。建議從源頭抓起,加強對立法和執法的宣傳,對種子侵權違法案件加大曝光,從正反兩個方面在全行業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的意識。
甯高甯調研中化MAP甜菜種植基地
“只有在法律制度层面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违法侵权的执法力度,营造鼓励创新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彻底改善我国种业创新和发展生态,推动行业繁荣,打好种业翻身仗。” 宁高宁表示。
邁向農業發展新階段,中化集團將以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國家種業發展,充分發揮先正達集團的綜合優勢,爲打好種業翻身仗發揮好國家隊、主力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