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提供技術和催化劑的2.4億Nm3/a焦爐氣甲烷化制合成天然氣(SNG)工業裝置,近日在山西國新正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成功投産並網輸氣,産品氣質量符合GB17820-2012天然氣二類氣標准。作爲我國首套焦爐氣制SNG工業裝置,可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20萬噸、年産合成天然氣1億立方米的該項目,開辟了我國重汙染工業廢氣制備清潔能源的新途徑,促進焦化行業的技術進步和清潔生産。
據山西國新正泰新能源公司董事長唐耀祖介紹,該項目是“氣化山西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投資3億元,采用西南院焦爐氣淨化、甲烷化等國內領先水平的專利技術,焦爐氣通過淨化脫除苯、萘、硫化物後,再經過壓縮、換熱,在催化劑作用下進行甲烷化反應,將CO、CO2 與H2转化成甲烷,再采用气体分离技术将混合产品气中的氢气分离制得甲烷浓度大于88%的合成天然气,实现废弃物零排放。该装置于2014年7月10日一次投料开车成功,截至目前已投产稳定运行5天,产品质量符合城市居民用气等国家标准要求。该项目每年可减排焦炉气2.4亿方,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二氧化硫120吨、粉尘总量10吨,年产合成天然气 1亿立方,可替代燃煤145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6000万元。
據了解,西南院承擔了國家重大成果轉化項目,開發成功了焦爐煤氣甲烷化制天然氣工藝技術與催化劑,相繼完成了實驗室研究、中試與工藝軟件包開發等,申請發明專利10項、獲得授權6項。其“焦爐氣甲烷化制合成天然氣中試及催化劑開發”項目,于2010年5月通過四川省科技廳組織的鑒定,各項指標均優于國內外同行,節能減排效果明顯。
我國是焦炭化工大國,運用“焦爐氣甲烷化制天然氣技術”回收我國每年放散的200億立方米焦爐氣,可生産約85億立方米天然氣,不僅促進節能減排也對能源替代戰略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西南蕴朿山西襄礦恒通等多家單位合作焦爐氣甲烷化項目,已向20余家企業提供技術轉讓,爲30多家企業提供項目可研報告。
有關專家表示,該項目的建設既可以實現焦化工業的清潔生産,同時又可以提高焦爐氣和煤焦油産品的附加值,對改造傳統的焦化産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對全國焦爐煤氣綜合開發利用也將起到示範和推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