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由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總承包建設的國內最大膜法海水淡化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海水淡化産業發展重點示範項目曹妃甸日産5萬噸膜法海水淡化項目順利出水。
该项目的成功出水标志着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的海水淡化整体自主技术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曹妃甸日産5萬噸膜法海水淡化項目由曹妃甸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與挪威阿科淩中國有限公司共同投資,項目占地32畝,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從渤海引海水,淡化後作爲市政用水。該項目是目前在國際招標中唯一由國內企業中標、自主設計並以總承包方式承建的單期日産5萬噸級規模的海水淡化項目。該項目的成功出水,對保證曹妃甸工業區水資源供應具有重要意義,對海水淡化技術在市政領域特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應用具有典型示範意義。
該項目采用氣浮+超濾作爲海水反滲透預處理,有效解決渤海灣海水COD高等問題,並對油去除有一定效果,是國內第一次將氣浮應用于海水反滲透預處理的項目;首次采用上升流接觸池後礦化系統,同時,將濃海水排至曹妃甸附近大型鹽場,進行曬鹽,節約鹽場面積,並有效解決濃海水問題,爲我國北部沿海建立了適用性較強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示範。
海水淡化是我國海洋新興産業之一,從1997年杭州水處理中心成功建立我國第一套日産500噸工程以來,十五年間,我國的海水淡化技術取得了迅猛發展,日益受到國家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並明確要鼓勵加快海水淡化的自主化和規模化發展。曹妃甸日産5萬噸膜法海水淡化項目無疑爲“十二五”期間海水淡化技術的推廣提供了強有力的信心支撐和技術保障。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是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力量最强、产业规模最大的企业,杭州水处理中心是我国最早从事膜法海水淡化的机构之一,一直引领着我国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及产业发展,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十五年间,中心通过持续技术改进,使海水淡化每吨产水用电从10千瓦时降至4.5千瓦时以下,吨水投资成本减少一半以上,使海水淡化的大规模推广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