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笑尘 19岁 现为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二年级学生。任学院文艺部部长,中共党员。曾经参加过三届藍星夏令營,并于2003年参加了蓝星第一届国际夏令营,前往朝鲜参加纪念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活动。
夏天的果實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茂密的枝叶,是一棵树用身躯提供的庇护;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树的绚烂,怒放的花朵,是倾其所有迸发出的美丽;桃之夭夭,有蕡其实,绚烂褪去,满树的果实,是一棵树奉献出的最无私的甜。 ——题记
現在,坐在電腦前面寫這篇關于夏天的文字,突然想到有兩個夏天,都曾經趴在日式的榻榻米上,在印著“中國藍星”的稿紙上寫寫劃劃。
夏令營走過了二十年,我才發現原來自继朿她同齡,雖然我們的交集只有三個夏天。
那一年,小學畢業,十二歲。羞澀地、忐忑著輕輕叩開夏令營的大門,驚訝于眼前全新的世界。穿上白色T恤藍色短褲的營服,第一次遠離了爸媽。
再一次,輕快地,整理行裝,已經是輕車熟路,當得起一句“老營員”名號。
而最後一次的交集,可以算作是華麗的了,邂逅一生都難以再有的際遇,載歌載笑,踏上鴨綠江彼岸,十天的時間,收獲了不會忘卻的回憶。
然後,我伴著年華前行,在身後,輕輕掩上夏令營的大門,不舍地,將三個夏天的時光存進記憶。偶爾回身,透過窗看到藍褲白衫的孩子們,帶著對夏令營的憧憬蹦跳著上車,又依依不舍地下車,曬黑的小臉上似乎寫下了成長的印迹;偶爾回身,看到報紙上一塊塊的文字,或質樸或華麗地記載著他們的生活。于是,嘴角忍不住劃出一個弧度,他們的生活似乎成了我們的,那些當年的點點滴滴,新鮮得仿佛還帶著露珠,而他們的臉也好象我們當年的面孔,挂著想家時偷偷溢出的淚水,挂著“我長大了”的堅毅表情。
那記憶中的三個夏天,也時常地被喚起。那記憶中的夏天,是我,是我們成長的日記。
曾經站在全體營員面前,攥著有些潮濕的雙手,報出自己的姓名,聲音裏帶著微微的顫音——當我站在許多人面前,帶著笑容和自信的神情介紹自己的時候,這一頁常常被不經意翻到。
曾经红着脸面对几位老师,记不得是为了什么而面试,只记得大脑有些空白,忘记了想好的句子——当我参加各种面试和竞选,自如地应对提出 “刁钻”问题的评委和考官的时候,当我捧起辩论赛“最佳辩手”奖状的时候,这样的画面时常闪现。
曾經因爲離開爸媽的照顧而有些惶恐,曾經把沒洗幹淨的衣服曬在外面——當我開始住校的日子,將自己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的時候,我驕傲地說,我在夏令營裏學會了這些。
曾經在教官的嚴格要求下,學習站軍姿,學習行進步伐,在北京夏天的濕熱中,這些事情變得格外艱苦——當我在學校的軍訓中,看到教官贊許的眼神時,似乎也回味出了苦裏面的甜。
曾經在閉營的時候,和朋友們依依不舍地哭濕了一大包紙巾,收獲了至今還相互惦念的友情;曾經在拓展訓練中邁出顫抖的腿,從此“戰勝自我”四個字變得鮮活……
說不完的曾經,是那三個夏天裏結出的果實,飽滿而鮮豔,承載著許多個“第一次”的種子,種子落下來,種在心裏,生根發芽,蔚然成蔭,于是心中有了茂密的森林,而我們,就這樣長大了。
窗外,草木发芽了,各色的花开了,阳光穿透春寒,灿烂起来了。当知了开始歌唱的时候,当树叶茂密到只能透下零星阳光的时候,营歌又将奏响,而那一群欢快的蓝衫白裤的孩子们,又将去收获夏天的果實了吧!北京分营营员 吴笑尘